“粤海论学”第七期成功举办
2020年12月6日14:30-17:00,“粤海论学”系列学术论坛第七期“中医学身体观研究”专题于广州中医药大学办公楼102会议室成功举办。本次论坛邀请了上海中医药大学李海英老师和北京中医药大学熊益亮老师,分别从女性身体观和先秦两汉简帛医学身体观建构的角度,分享他们关于中医学身体观研究的心得。论坛由广州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杏林青年学者、博士生导师刘鹏老师主持。
李海英老师做了题为《中医学女性身体观研究的若干思考》的学术报告,报告主要围绕什么是身体观、中医学为什么研究身体观和中医学如何认识女性身体观三个问题展开。李老师认为,身体观即是对于身体的基本认识和看法;身体观研究主要是通过考察“身体”演变的历史,展现以“身体”为视角对诸如社会、文化、政治、医学变迁等问题的新思考。在回顾既往身体观研究历史的基础上,李海英老师总结了中西方不同文化视域下身体观研究关注焦点的差异,指出中医学身体观研究的意义在于全面认知中医学语境中的身体,丰富发展中医学史,以及对未来医学模式构建的启发。关于中医学如何认识女性身体观,李海英老师重点论述了“天癸”之辩,并从“调和冲任”的治疗观、“肝肾双先天”的藏象观和重“阳明脉衰”的抗衰观三个维度,对中医学女性身体观做了全方位多层次的阐发。报告最后指出,中医学身体观研究要更加关注医学身体本身,立足中国传统文化,融合多学科视角,聚焦时代困惑,勾连学术与生活。
熊益亮老师做了题为《先秦两汉简帛医学身体观构建》的学术报告,报告主要围绕简帛医学文献、简帛医学、简帛医学身体观和简帛医学身体观研究展望四个方面展开。熊老师首先简要介绍了简帛的相关知识,梳理了简帛文献出土史以及简帛医学文献相关研究概况,进而提出“简帛医学”的概念,即以中医简帛文献为研究对象,系统研究其中医学理论与实践的学科。并且分别从简帛文献中与身体相关的词汇、论述、图像、观点等多角度全面解读简帛医学身体观的建构。例如,关于身体图像,熊益亮老师以简帛文献中的《人体八卦图》为例,就“坎”“离”卦位与后天八卦图的差异展开详细的论述,从中可窥见先秦两汉医学身体观的多元性以及中医学早期知识体系的复杂性。报告还谈及简帛文献中的“寒头暖足”、“却(去)谷食气”、“审乎阴阳”、“逐月妊娠”等身体观点,分析总结出简帛医学身体观的特性为气化身体观、中和身体观、比喻身体观等。最后,熊益亮老师提出简帛医学身体观构建研究可与同时期儒道身体观研究相对比,并对简帛医学身体观研究的未来路径进行了展望。
广州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中医医史文献学科带头人、博士生导师李剑老师对两位青年学者的报告进行了精彩点评,强调中国学者的中医学身体观研究应该凸显中国视角,中医学身体观研究的意义在于从新的角度展现了中医学术的演进路径和知识话语体系。
本次论坛,共有50余位师生参加,就身体观、简帛医学文献、论文撰写与发表、课题申请等内容,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金悦彦、陈鸿岳(文、图)
基础医学院中医学术史研究中心
2020年12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