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鹏,男,1982年生,中医学博士,广州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副院长、引进人才、杏林青年学者、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主要从事中医学术史、中医药文化和古籍文献整理研究。现任广东省医学会医学历史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医史文献分会常委。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项目、青年项目以及广东省社科项目、广州市社科项目等多项科研课题。出版学术专著与古籍整理著作10余部,代表性个人专著有《中医学身体观解读》《中医典籍与文化十讲》等。在《科学技术哲学研究》《自然辩证法研究》《南开学报》《中医杂志》等CSSCI、中文核心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论文曾被人大报刊复印资料等全文转载。曾荣获山东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2012)、山东省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人文社科类)一等奖(2014)、中华中医药学会学术著作二等奖(2017)、广东省优秀社科普及作品奖(2022)等。
科研项目
1.教育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专项课题(A类)重点项目——扁鹊医学文献的辑复、整理与研究,20万,2023-2026年。
2.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青年基金项目——理学与明代医家身体观转型研究,8万,2020-2022年。
3.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2022年度“冷门绝学”研究专项——中医古籍脏腑图汇考及其身体观研究,10万,2022-2025年。
4.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十四五”规划2022年度课题——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医古籍整理的历史研究与经验总结,3万,2022-2024年。
5.广州中医药大学青年拔尖人才(团队)培育“揭榜挂帅”项目——知识史视野下的清代理学发展与中医知识建构研究,25万,2023-2026年。
6.广州中医药大学人文社科重点专项——医疗社会文化史视野下的近代中医身体观转型研究,15万,2020-2023年。
代表性学术专著
1.《中医典籍与文化十讲》(独著),东南大学出版社,2020年12月。该著作2021年9月被列入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推荐书目,2021年12月被列入第八届全国悦读中医活动推荐阅读精选目录,2022年5月被评为广东省优秀社会科学普及作品。
2.《中医学身体观解读:思想史视野下的肾与命门研究》(修订版,独著),东南大学出版社,2022年3 月。
3.《<红楼梦>贾瑞之死与明清医学社会文化》(独著),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22年8月。
4.《中医学身体观解读:肾与命门理论的建构与演变》(独著),东南大学出版社,2013年4月。该著作曾荣获中华中医药学会学术著作二等奖(2017)。
5.《渐晓中医:中医是什么》(独著),东南大学出版社,2014年4月。
6.《简易普济良方校注》(独著),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5年12月。
代表性论文
1.儒学化与地域化:明清温病学说的建构.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04):61-70.该论文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明清史》2021年第6期全文收载;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2021年历史学学科研究发展报告》观点摘录。
2.理学与明代医家身体观转型.自然辩证法研究,2021,37(10):99-104.
3.丹溪与《局方》之争的建构、书写与评价.科学技术哲学研究,2020,37(04):101-106.
4.命门学说的医学人文解读与反思.中华中医药杂志,2022,37(07):3742-3744.
5.中医“金元四大家”的建构与不同历史书写.医学与哲学,2022,43(07):77-80.
6.鳖血柴胡背后的用药地域化与医家争论.中药材,2020,43(11):2821-2824.
7.近代岭南中医身体观的构建与影响.医学与哲学,2020,41(19):66-69.
8.医学儒学化与明代医家身体观转型.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20,43(09):714-717.
9.中央国医馆及其整理的国医药学术标准大纲的历史回顾与评价.中医杂志,2019,60(20):1794-1797.
10.“扁鹊言医,为方者宗”——方技学视域下的诠释.中医杂志,2019,60(19):1701-1703.
11.中国古代本草传统的近现代嬗变.中华中医药杂志,2018,33(12):5331-5334.
12.近代中医教材模式的构建与反思.中医杂志,2018,59(13):1092-1094.
13.中国古代本草的性与效.中医杂志,2017,58(17):1447-1449+1461.
14.以身观身:对道教与中医学身体观的认识.中国道教,2015(05):28-31.
15.中药“毒”的内涵解析.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5,21(07):787-788.
16.对中药理论构建的思考.医学与哲学(A),2015,36(07):82-84.
17.现代中医“传统性”的构建与遗失:以身体观为例.中医药文化,2022,17(04):289-294.
18.惧虚与滥补:从贾瑞与林黛玉之死说起.中医药文化,2019,14(01):28-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