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科学风帆,弘学术精魂”
——谈谈研究生科研工作的常见问题和对策
【基础讯】2020年12月29日15时,广州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学术前沿进展》博士生导师系列学术讲座暨基础医学院论坛第十八期于基础楼438会议室顺利举行,本次讲座邀请了基础医学院博士生导师谭宇蕙教授作为主讲人。本次她主讲的题目是“谈谈研究生科研工作的常见问题和对策”。
谭宇蕙教授一直从事《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的教学工作,研究方向是中西医结合肿瘤防治与分子药理。近十年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项、广东省科技计划2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国际期刊发表SCI研究论文10篇,总影响因子多达30分。
首先,谭教授以研究生的开题报告为切入点,指出开题报告的实质是科研标书,它不仅可以训练撰写专业报告的能力,而且还能提高撰写项目标书的写作能力。之后谭教授给在场研究生现场教学“如何写好开题报告”,强调有创新、有意义、前期基础好是好标书的3个最基本元素。但应当避免创新意义又大又空,应越具体越好。对于立论建立假说,应遵循创新思维无定法,逻辑思维有规律两大原则,而且建立假说的逻辑三段论应包括大前提、小前提、推论三部分。为方面同学们理解,谭教授还举了六味地黄丸的例子:大前提是“提高免疫力能提高自杀基因系统的旁观者效应”;小前提是六味地黄丸改善免疫机能;得出推论的假说是“六味地黄丸通过改善肿瘤免疫微环境,提高旁观者效应协同自杀基因系统抗肿瘤”。
对于“如何加强药效试验的有效性、可靠性”,谭老师指出明确的药效是药理研究的前提,立项、开题一定要有药效的预实验基础,或用临床应用来说明,没有药效支持的机制研究毫无意义。病理指标抑制率至少30%以上为有效,如果是联合用药的,做协同性联合的,必须比相加性药效再提高15%以上。药效的可靠性主要靠重复实验和统计学检验。
从研究生培养管理的角度讲,开题报告是研究生学位论文工作的重要环节,是文献调研的聚焦点,是学位论文的散射点,更是保证学位论文质量的前提。本次讲座旨在激发学术热情,丰富专业知识,引领学术前沿。在历时一个多小时的讲座中,谭老师旁征博引、娓娓道来,充分调动了同学们学习的积极性,现场氛围热烈。
此次讲座全方位介绍了研究生科研工作的常见问题和对策,对同学们今后的科研工作有着深刻的启迪和帮助。非常感谢谭教授的精彩分享,相信此次讲座定能帮助同学们解决在科研或学习中某些困惑和问题,“学非探其花,要自拔其根”,愿同学们在今后的科研学习中不断探索、永攀高峰。
张亚亚、孙雪(文、图)
基础医学院研究生会
2020年12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