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院概况 | 新闻动态 | 党建党务 | 中心系室 | 本科生培养 | 研究生培养 | 学生工作 | 工会 | 科学研究 | 继续教育 | 下载中心 
 
基础医学院(新)
当前位置: 首页>>中心系室>>中医医史文献学系>>正文
 
 
我院杏林青年学者刘鹏获“中医药抗疫与文化自信”学术研讨会征文活动一等奖
2020-11-10 21:30     (浏览次数:)

我院杏林青年学者刘鹏获“中医药抗疫与文化自信”学术研讨会征文活动一等奖

10月20日,中医药抗疫与文化自信学术研讨会在学校召开,会上举行了以“从中医药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谈中医药文化自信及中医药创新发展”为主题的学术征文活动颁奖仪式,学校党委书记张建华出席会议并为获奖者颁奖。本次主题学术征文活动共收到海内外论文投稿76篇,经专家评审,共评出一等奖4名,二等奖6名,三等奖24名。我院杏林青年学者刘鹏老师撰写的《明清温病学说的建构研究——以医学儒学化与地域化为视野的全新考察》荣获一等奖。

刘鹏老师的文章,突破既往中医学界从医理和技术层面对温病学说的单一叙述,密切结合中医学术演进的社会文化背景,从医学儒学化与地域化两个维度,对明清温病学说的建构进行了全新分析。文章认为,在宋元以来中医发展儒学化的背景中,张仲景的医史地位愈加突出,《伤寒论》成为后世医家需要师法的经典。在这样的医学发展社会背景中,医家都需要寻求自汉代《黄帝内经》、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以降,自身在整个学术史脉络中的坐标,从而借由对先贤医圣和经典的追溯,确立自身学说的正统性。重新审视明清温病学说的建构,明清医家对张仲景及其伤寒辨治传统的态度是复杂,甚至是矛盾的,既要维护仲景被层层建构起来的医圣地位,又要面对经典的短板和突破传统的束缚。如果说儒学化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是明清医家构建温病学说时的羁绊和必须要处理的难题的话。那么,模仿宋儒对儒学传承道统的重构方式,在建构由医圣仲景直接下启明清温病医家的新的外感病学术传承脉络时,儒学化又是明清温病医家的重要启迪和助力。地域的南北差异,是明清温病医家阐发温病证治应当有别于伤寒的重要立论点。但温病学说若想获得更大的应用空间,增强学说应用的南北普适性,就必须突破地域化的束缚,才能获得更大的认可。尽管并非所有明清温病医家都拥有消解地域化的宏图,但不少医家也作出了一些努力和尝试。

本次中医药抗疫与文化自信学术研讨会由广州中医药大学、广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广州市社会科学联合会联合主办,是第十届广州学术季的亮点活动之一。研讨会旨在全面总结中医药在新冠肺炎防治中的经验与作用,弘扬伟大的抗疫精神,坚定中医药文化自信,共同推动新时代中医药事业振兴发展。来自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等多所高等院校以及科研院所、医疗机构的代表,参加了本次会议

 

撰稿人:洪海都  

基础医学院党政办公室

2020年11月10日

关闭窗口

广州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8 power by Word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