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纪实|新时代中医养生学高峰论坛(第二届)暨“中医药科普传播训练营”开营仪式
广州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 2021-11-20
2021年11月20日,新时代中医养生学高峰论坛(第二届)暨“中医药科普传播训练营”开营仪式在大学城校区办公楼101会议室圆满举办。
江苏省政协常委,南京中医药大学原党委书记陈涤平,广州医科大学原校长王新华,成都中医药大学养生康复学院名誉院长马烈光,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科普部部长吴仕高, 中国家庭医生杂志社社长张意,中国家庭医生杂志社总编辑张翼鹏,广东中医药博物馆馆长蓝韶清,广州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黎晖院长、邝枣园书记、杨忠华副院长、张坚副书记,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养生与预防医学系主任谈博,以及基础医学院部分老师和中医养生与预防医学系全体教师,中医养生学专业同学等,共聚一堂,以“传承养生精髓,赋能科学传播”为主题,展开了一场中医养生学的学术盛宴。论坛中,诸多专家学者引古论今,高谈纷纭,从中医“治未病”内涵的系统诠释,强调养生是中医最高之战略,到根源于形神结合共养身心的音乐治疗;从根植于中华文化的中医文化传播源流并举,到传播理念要牢记内容上守正,形式上创新,讲好中医故事;从校企联合培养模式,到科普信息采集与服务的建构等等。养生的精髓,加赋科学的传播,论坛还同时举办了“中医药科普传播训练营”开营仪式;开展科普传播培训,让专业从业者了解健康传播的社会价值和专业功能,掌握健康科普的基本素养。
开幕式由广州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黎晖院长主持,他首先介绍了本次活动的缘起和背景:2019年9月,广州中医药大学举办首届新时代养生高峰论坛;彼时,多位国医大师和全国养生名师齐聚一堂,对中医经典、中医养生和治未病思维发表精辟见解,掀起中医养生学学习的热潮。2021年11月,时值广州中医药大学践行中医本科教育65周年之际,广州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和中国家庭医生杂志社主办,QH岐黄网协办,联合召开新时代中医养生学高峰论坛(第二届),并发起“中医药科普传播训练营”;为提升新一代中医人的基本素养,为学生们的中医思维加持赋能,拓展未来职业空间。
广州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邝枣园书记代表主办方对本次论坛的召开、科普传播训练营的举办表示祝贺;也对中国家庭医生杂志社、QH岐黄网的支持表示感谢。她认为,人才培养是推动中医养生学事业可以持续发展的关键。2019年,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基础医学院建立了中医养生学专业,中医养生学专业的本科、硕士、博士形成贯通培养;据2021年最新软科中国大学专业学科排名,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养生学专业排名第二。在此契机下,希望通过本次论坛,让学生不单能够爱中医,懂中医;更能懂传播,会科普。让科学的中医养生观念和方法,真正走进千家万户,让中医养生学子成为新时代健康服务的一只生力军。
中国家庭医生杂志社社长张意代表联合主办方进行致辞,他认为科普杂志走进中医药大学,非常必要:首先,中医药是目前科普行业的洼地,亟需更多专业的从业人员和更大的关注;其次,中医药对大众养生保健有着独特优势;第三,企业联合高校可以协力合作培养更多优秀的中医药科普人才,提高中医药在大众人群的影响力,让科普成为新时代中医药人的基本素养。
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科普部部长吴仕高代表广东省科学技术工作者团体发表致辞,他向我们介绍了科协“粤健康"平台:这是一个以"六新"为建设目标的新型健康管理平台,汇聚优秀科普人才和国内外优质科普资源,以传播-交易-管理三大联合服务为目标,整合各方资源,构建全域科普新矩阵,实现科普线上线下有机融合;让养生不出门,科普传万家。
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养生与预防医学系主任谈博,基础医学院副院长杨忠华分别主持了上下半场的学术讲座。开篇讲座,来自于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医治未病专业委员会会长,南京中医药大学原党委书记陈涤平教授的“中医治未病与健康维护“。他从《黄帝内经》“上工治未病”的概念开始,对“未病”、“未病状态”、“治未病”的概念与内涵进行外展和内延的梳理。他认为,中医治未病是大健康时代的迫切需求,不论是健康观念由侧重治疗到侧重预防,还是医学体系从疾病为中心到人民健康为中心,以及疾病谱趋于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为主等,都属于中医治未病的范畴。
成都中医药大学养生康复学院名誉院长马烈光教授以"论中医最高之战略"为主题做了专题报告。自古以来,中华民族的生命观是文化和医学的紧密结合,他引用裘沛然教授“中华文化是大道,中医学是小道,中医学要追求文化这个大道”的观点,认为中医养生是中华长寿文化集大成者,挖掘中医寿康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复兴战略的重要抓手。他还指出,虽然大环境对中医有着强有力的支持,但是中医科研人员努力在理论研究,科研方向等方面勇于突破,把养生理论和临床实践更好地结合。
广州医科大学原校长王新华教授以“中医音乐疗法与神志病治未病”为专题做出演讲。他介绍道,音乐在治疗疾病特别是预防疾病方面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中医五行配五脏,五脏应五音,早在7000年前,我们的祖辈就已经学会了用音乐舞蹈疏导身心,舒缓情志。随着医学的发展,更是有现代研究表明音乐对情志方面的疾病有着积极的治疗作用。王新华教授举出在医院肿瘤科、基层门诊等运用音乐疗法治疗取得不错疗效的实例;并提出,随着中医和音乐结合治疗的推广,音乐疗法的普及,未来人人都可以是自己的音乐治疗师。
广东中医药博物馆馆长蓝韶清教授以“传承中医精华,坚定文化自信”为主题向我们讲述了新时代坚定文化自信特别是中医自信的重要意义。在新时代下,我们应该从传统中汲取营养,突破创新,不能固守经典也不能弃如敝履;努力做到把理论创新与临床研究合二为一,把中医思维与现代医学诊疗手段有机结合。另外,他引用马烈光教授的寄语,指出中医养生学专业的学生,要为自己争气、为母校争气、为中医争气,学好中医本领,自己受益,也要惠及世人。
中国家庭医生杂志社总编辑张翼鹏以“社交媒体时代是中医药传播的大机遇”为题,阐述中医药发展传播中的一些问题和方法。她从疫情期间“清肺排毒汤”作为特效药未受到较高关注,和鲁迅其实并不是“中医黑”的两个例子说明,中医药的传播处于弱势地位,未能占据舆论主流。她认为,汉字的运用本身就是中医药传播的优势,中医和流行文化也从来都不互相排斥,中医药传播有更广阔的空间和潜力。她还介绍了中医药科普传播训练营规划,通过培训和实践,将培养出更多即懂医学专业知识,又懂传播学规律的中医药传播复合型人才。
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养生与预防医学系主任谈博教授以自身的三个故事和求学经历,给我们生动讲述了中医药学习的经验和感悟。谈教授在与国外学者的交流中发现,青蒿素的研究成果不仅是我们祖国医学的宝贵财富,更是世界医学在抗疟进展中的重大基石,此们要努力继承好祖先的遗产,珍惜断简残篇中的吉光片羽,加快中医药各方面研究进展,用实际行动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在医学研究的道路上我们应该保持初心,不忘根本,立足经典,使中医药文化重新焕发生机,造福后代。
论坛结束,广州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黎晖院长做了总结发言:本次论坛通过线上和线下同步、主场与分会场结合的方式,得到近5000人的参会;专家的报告选题深刻,精彩纷呈!黎晖院长认为,作为高校的师生传播中医,我们有着天然的专业优势,因为中医本身已内在地融入了我们的血脉;但如何讲好中医故事?我们仍需要学习。本次论坛,是2019年首届新时代中医养生学高峰论坛的延续,希望未来每年都能结合中医养生学时下最关键的问题,专家学者、师生们齐聚一堂,提出我们看法和思路,占据养生学专业的学术高峰。最后,他祝愿与会的嘉宾、老师和同学们,能通过本次论坛,收获知识,收获健康人生!
本次论坛通过思想碰撞和交流,科普方法的关注和介入,给师生带来一场知识的盛宴。接下来,广州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中医养生与预防医学系、中国家庭医生杂志社将联合发布“中医药科普传播训练营”规划,将中医药科普,扎扎实实融入到学生的课程学习中。通过一系列活动,进一步提升新一代中医人的养生思维和科学素养,为大众健康事业做出贡献。
文:邓烨、袁丹婷
基础医学院
2021年11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