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院概况 | 新闻动态 | 党建党务 | 中心系室 | 本科生培养 | 研究生培养 | 学生工作 | 工会 | 科学研究 | 继续教育 | 下载中心 
 
基础医学院(新)
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动态>>通知公告>>正文
 
 
“周易与中医学术” 高级研修班开班通知
2013-06-14 00:00 admin    (浏览次数:)

医易学,是研究易学哲理、象数思维模式、方法论等对中医学体系的影响,对具体知识的融渗以及对临床实践指导的学问。

由广州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潘毅教授主讲的“周易与中医学术”课程曾作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传统文化与中医”培训班课程,在第三批全国中医优秀临床人才研修项目中也选讲了课程的部分内容,深受学员们欢迎,也获得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好评。为增强对中医学内容的理解、融通以及悟性的开发,以达临床水平真正提高的目的,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办,广州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承办,开医-易研修先河的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周易与中医学术”高级研修班(项目编号:2013290101070)将于2013713-717在广州开班(教学内容及安排详见附件),由著名专家潘毅教授主讲,共36学时,并授予国家级Ⅰ类学分12分。

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研修对象

全国各中医院校师生、中医医院、综合医院医师、基层个体医疗机构医师、以及中医爱好者。

二、专家介绍

主讲人:潘毅,男,教授,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基础理论教研室主任,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基础理论研究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从事中医教、研、医30年,讲授的课程有《中医基础理论》、《周易与中医学》等。获南粤(广东省)优秀教师奖,广州中医药大学首届全校教师讲课竞赛第1名,是被全校学生评为“我心目中的好老师”次数最多的教师。登上2009全国医学专业最受欢迎十大教授榜、2010各省最受欢迎十大教授榜。临证30年,擅长呼吸、消化及奇难杂症的诊治。阐释易、道、象于中医应用的个人新著《寻回中医失落的元神》已在业界形成影响,是本课程的核心参考书。

主讲寄语:本课程的授课绝非悬空论道,诸般妙理都会稳稳立足于以《易》为指导的天人之道与证之有效的临床实践中,以使受者能谨摭易理精义,用资医学变通,从而增强对中医学内容的理解、融通以及悟性的开发,以达临床水平真正提高的目的。

课程部分视频体验 周易太极思维 视频01 视频02 视频03

三、 研修方式

集中授课,讲座与交流讨论相结合。

四、报到时间及地点

2013712全天报到,713-17日正式上课。地点:广州(具体地点详见第二轮通知)

五、收费标准

会务费2000(含资料费),食宿统一安排,食宿费、往返交通费费用自理。

六、其他

1、参会学员请自带学分卡。

2、本研修班统一安排食宿,费用自理,负责办理返程车或机票预定。

3、为确保本研修班的顺利召开,做好学习人员的食宿安排,请学习人员于201371之前将回执通过信件或电子邮件发至会务组,届时将根据回执信息将具体上课地点告知学习人员。

4、报名表请寄:广州市番禺区大学城外环东路232号广州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刁远明老师收。邮编:510006

5、联系电话:

博士13316083579 博士 15915830379

老师 15989185759 老师 13826061035

6、会务组邮箱:2484201873@qq.com

7、课程部分内容视频体验可链接网址:

http://210.38.111.146/content.asp?c=14&m=518

广州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

“周易与中医学术”高级研修班会务组

201365

“周易与中医学术”高级研修班学习人员回执

(本表可复印)

性别

职务/职称

通讯地址

邮编

联系电话

E-mail

是否住宿和参加活动(请打√) □不住宿; □住宿; □住宿并包间

附件:

课程日程安排表

日期

学习内容

713

第一部分:周易基本知识

第一节 《周易》概要

一、《周易》导源

二、《周易》的结构及内容

易经:卦形、卦名、卦辞,爻题、爻辞知识

易传:《彖传》、《象传》、《文言传》、《系辞传》、《说卦传》、《序卦传》《杂卦传》

第二节 卦爻常识

一、卦象知识(含医学发挥)

构成:两仪-四象-八卦生成,先天八卦图、后天八卦图、十二消息卦图

卦位:上下之位、前后之位、内外之位、刚柔之位、象形卦位、错卦、.综卦、交卦、互卦、变卦

二、爻象知识(含医学发挥)

阴阳爻、爻数、爻位(天地人位、阴阳位、同位、贵贱之位、得位与否、得中与否、承与乘、比、应、爻位吉凶)

714

第三节 《周易》的基本原理及其对中医学的启示

“一阴一阳之谓道”、,“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生生之谓易”、“立象以尽意”、“以时为正”。

第四节 常用易图简介

太极图、河图、洛书的内涵及其医学应用

715

第二部分:易学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第一节 《易》解阴阳五行

第二节 《易》解藏象

一、藏象概要:四象配脏腑、八卦配脏腑、图数配五脏

二、援易解藏象

坎水太阴肾系象、离火太阳心系象、震木少阳肝系象、兑金少阴肺系象、坤土至阴脾系象

第三节 《易》解气机升降

一、气机升降圆运动

心肾相交启升降、脾升胃降气枢转、肝肺升降外翼旋

二、升降法时

诊断、治疗

716

第四节、病因应象

六淫象、瘀血象、痰象

第五节、易学在中医诊断中的应用

卦象、气象与病象, 五行顺逆推演, 脏腑病、经病与发病时辰之应, 月相测病, 卦象、卦位与诊象

第六节 易学在养生与治疗中的应用

因时养生、治疗, 因地养生、治疗

第七节 中药应象

四气象、味象、升降象、色象、部位象、形态象、质地象、习性象、时象、地象、卦象。

第八节 方剂应象

阵法之象、药象体方意、方名应象

717

第九节 易学在在针灸中的应用

第十节 易学对六经学说的影响

对六经概念的影响、 《易》解六经开阖枢理论、 六经病机分析

第十一节 《周易》卦、爻象损益观念对中医学的启示

第十二节 易理对各家学说的影响

第十三节 医易相关处

第十四节 医易相通的思维观

关闭窗口

广州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8 power by Word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