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提升博士学位论文质量,进一步强化预答辩环节在博士学位论文质量中的关键作用,根据《广州中医药大学博士学位论文预答辩制度实施办法(试行)》《广州中医药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管理办法(试行)》《关于做好2024年上半年研究生毕业与学位授予工作的通知》《关于做好2024年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预答辩工作的通知(研生〔2024〕19号)》等文件要求,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预答辩对象
拟于2024年上半年申请答辩的所有博士研究生。经培养审核,以下名单中的博士符合参加预答辩,现对预答辩名单进行公示,公示期2024年3月12日—16日,有异议者于公示期间实名向学院党政办公室提出具体意见。联系人:李老师,联系电话:020-39358024,邮箱:lijiali@gzucm.edu.cn。
序号 | 学号 | 姓名 | 导师姓名 | 学位类型 | 专业名称 | 学生类型 |
1 | 20212110001 | 吴亚兰 | 骆欢欢 | 学术学位 | 中医基础理论 | 境内全日制 |
2 | 20212110002 | 吴晓凤 | 吴丽丽 | 学术学位 | 中医基础理论 | 境内全日制 |
3 | 20212110003 | 李博之 | 严灿 | 学术学位 | 中医基础理论 | 境内全日制 |
4 | 20212110004 | 曲乐 | 严灿 | 学术学位 | 中医基础理论 | 境内全日制 |
5 | 20212110009 | 谭汉旭 | 史亚飞 | 学术学位 | 中医诊断学 | 境内全日制 |
6 | 20193550070 | 刘美婷 | 孙晓生 | 学术学位 | 中医养生学 | 境外兼读制 |
7 | 20193750125 | 严侦柑 | 孙晓生 | 学术学位 | 中医养生学 | 境外兼读制 |
8 | 20202510070 | 姚静錞 | 谈博 | 学术学位 | 中医养生学 | 港澳台研究生 |
9 | 20212110010 | 易书林 | 谈博 | 学术学位 | 中医养生学 | 境内全日制 |
10 | 20202110096 | 李佳琪 | 李剑 | 学术学位 | 中医医史文献 | 境内全日制 |
11 | 20212110005 | 陈红梅 | 李剑 | 学术学位 | 中医医史文献 | 境内全日制 |
12 | 20212110006 | 朱传磊 | 李永宸 | 学术学位 | 中医医史文献 | 境内全日制 |
13 | 20212110011 | 骆紫薇 | 陈东风 | 学术学位 | 中西医结合基础 | 境内全日制 |
14 | 20212110015 | 王力 | 邝枣园 | 学术学位 | 中西医结合基础 | 境内全日制 |
15 | 20202110100 | 许真源 | 黎晖 | 学术学位 | 中西医结合基础 | 境内全日制 |
16 | 20202110101 | 钟珺 | 黎晖 | 学术学位 | 中西医结合基础 | 境内全日制 |
17 | 20212110013 | 李帅 | 王伟 | 学术学位 | 中西医结合基础 | 境内全日制 |
18 | 20212110014 | 廖媛 | 肖建勇 | 学术学位 | 中西医结合基础 | 境内全日制 |
二、预答辩形式
2024年博士预答辩工作拟采用“学院组织落实、学校统筹督导”方式进行。在严控质量标准的基础上,学院统一按学科组织、学院重点抽查模式进行,博士研究生本人导师不列席预答辩。
三、预答辩导师职责
导师应对申请预答辩的学位论文进行严格把关,对于符合预答辩要求的论文签字确认并写出详细的学术评语后,方可推荐进入预答辩环节。
四、具体内容
(一)预答辩时间
学院预答辩按学科分3组进行。中医学1组含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方向,中医学2组含中医养生学、中医医史文献方向,中西医结合组含中西医结合基础方向,各设1名学科负责人组织预答辩工作。各组负责人统筹安排并确定预答辩秘书,预答辩秘书由硕士学位获得者或具有中级及以上职称的人员担任,3月20日前需确定预答辩秘书人选并上报研究生秘书李老师,4月1日前组织完成预答辩。
(二)预答辩形式
所有境内博士和中国香港、中国澳门的博士采用现场答辩方式进行;所有中国台湾和外国留学博士,目前在中国大陆的采用现场答辩方式进行,不在中国大陆的请填写附件2-2《广州中医药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视频预答辩申请表》,本人中文正楷签字后高清扫描件交预答辩秘书,秘书收齐后在2024年3月15日前交lijiali@gzucm.edu.cn,学院审核通过后采用线上答辩方式进行。
(三)预答辩专家
预答辩专家由各组邀请,专家组成员由5名正高、博士生导师组成(如有特别优秀的专家,可适当放宽至硕士生导师),其中4名为本学科领域国内行业一线的校外专家,1名院外专家。
预答辩专家酬金:公示无异议者将上报大学,大学将按每生1175元下拨预答辩经费,每生只划拨一次,以往划拨过的学生,不再划拨该笔费用。标准:预答辩专家225元/人/生,预答辩秘书50元/人/生,预答辩结束后,由预答辩秘书上报附件6《博士预答辩专家劳务发放信息采集表》,学院按标准下拨个人银行账户。
(四)预答辩流程
1.预答辩专家组组长宣布预答辩开始,博士依次进行预答辩;
2.博士研究生以PPT形式报告学位论文,10分钟/生;
3.专家提问、申请人即问即答,时间限定15分钟;
4.预答辩会休会,相关人员离场,预答辩专家组对论文作出评价,并填写附件5《广州中医药大学博士学位论文预答辩评议表》;
5.专家组组长宣读表决结果和对论文的评语;
6.预答辩会结束;
7.预答辩专家意见反馈给博士生及其导师。
(五)预答辩秘书职责
预答辩前协助该组负责人做好预答辩专家、学生通知消息传达工作、场地准备、材料准备;预答辩一周前收齐附件2-1《广州中医药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预答辩申请表》(导师签字PDF扫描件),压缩包以“2024年上半年预答辩-组名-预答辩申请表”命名交lijiali@gzucm.edu.cn,并在线填写附件3《2024届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预答辩汇总表》https://kdocs.cn/l/co8Lds88iopx。预答辩中记录整理、文件签字;预答辩后材料上交学院、专家劳务采集表收集等。预答辩一周后收齐附件5《广州中医药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预答辩评议表》(纸质版)交基础楼429李老师处,上报附件6(电子版)至lijiali@gzucm.edu.cn。
(六)预答辩学生职责
提供符合大学学位论文格式要求的完整学位论文,拟好附件4《预答辩学位论文自评》,自评材料需经导师审核,自评表在预答辩中供预答辩专家查阅参考,准备好预答辩PPT,填写附件5《广州中医药大学博士学位论文预答辩评议表》“研究生简况”部分信息。
(七)预答辩导师职责
导师应对申请预答辩的学位论文进行严格把关,对于符合预答辩要求的论文签字确认并写出详细的学术评语后,方可推荐进入预答辩环节。根据预答辩专家意见指导督促学生进行论文修改。
(八)预答辩专家职责
填写附件5《广州中医药大学博士学位论文预答辩评议表》,保证预答辩过程严格把关、科学公正,可供回溯。
(九)预答辩结果运用
预答辩的结果分为A(良好)、B(合格)、C(不合格)三个等级。评价结果为A、B等级的学位论文,可根据专家组意见修改后,参与本季博士学位论文查重、统计检测、盲审等环节,均合格后参加本季答辩。评价结果为C等级的学位论文,延期半年,不得参加本季答辩。
(十)特别提醒
未按时参加预答辩的同学,一律不能进入到盲审环节,本次申请毕业、学位无效。以上所有文件请学生一定做好备份留底,可供回溯。
五、附件
附件1:关于做好2024年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预答辩工作的通知(研生〔2024〕19号)
附件2-1:广州中医药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预答辩申请表
附件2-2:广州中医药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视频预答辩申请表
附件3:2024届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预答辩汇总表
附件4:预答辩学位论文自评模版
附件5:广州中医药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预答辩评议表
附件6:博士预答辩专家劳务发放信息采集表
基础医学院
2024年3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