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院概况 | 新闻动态 | 党建党务 | 中心系室 | 本科生培养 | 研究生培养 | 学生工作 | 工会 | 科学研究 | 继续教育 | 下载中心 
 
基础医学院(新)
当前位置: 首页>>研究生培养>>导师队伍>>正文
 
 
2021年基础医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汇总
2021-10-08 17:37     (浏览次数:)

2021年基础医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汇总

一、基础医学

免疫学,学术型

硕导:刁远明、黄雅丽、邝枣园、李岩、张韧、张文、张勰、张亚星、李红、赵婷秀

刁远明,女,广州中医药大学医学博士研究生,副教授,基础医学学术型硕导,主要研究方向:中医药基础研究及其对干细胞调控作用。主讲《医学免疫学与病原生物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营养学概说》等课程。入选广东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培养计划,教育部高等学校中青年骨干教师国内访问学者。世中联亚健康专业委员会委员,《中药药理与临床》、《中国医药导报》审稿专家。

 

黄雅丽,女,中山大学理学博士研究生,副教授,基础医学学术型硕导。主讲《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病原生物学》、《医学生物学》、《细胞生物学与遗传学》等课程。获第八届医学(医药)院校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二等奖,第五届“中医药社杯”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三等奖。近年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教育厅和广东省中医药局等课题项目。发表SCI论文10余篇,核心期刊论文10余篇。入选第三批广州中医药大学 “青年英才培养工程”,评选为‘新南方教学奖励基金’优秀教师称号。目前进行“共生微生物生态与免疫相关疾病的中医药干预”方向研究。

 

邝枣园,女,广州中医药大学医学博士研究生,教授,中西医结合基础学术型博导(导师类型),研究方向为肿瘤、免疫性疾病的中医药防治。1992年9月参加工作,于生物化学教研室任教,1995年于微生物学与免疫学教研室任教,2018年至今任基础医学院党委书记。1989年7月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获得中医专业学士学位,1992年7月获得中西医结合基础硕士学位,2008年7月获得中医临床基础博士学位(在职),任广东省生物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曾主持国家级人才培养项目1项,省级科研课题2项,省级教学改革项目4项,主持广东省一流在线课程《医学免疫学与病原生物学》,主持广东省思政示范团队,发表科研论文40余篇。

 

李岩,女,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基础医学博士研究生,副教授,基础医学免疫学专业学术型硕导。主要研究方向为心血管疾病发生机制及防治研究,一方面从大气污染物等致病危险因子开展动脉粥样硬化的病因学研究,另一方面根据中医理论和网络药理学寻找其防治方法。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广东省级科研项目共4项,其他各级课题3项,入选广东省“千百十”人才培养对象和广州中医药大学青年英才培养对象。曾于美国南佛罗里达大学医学院访学一年。担任国自然、省自然项目评审专家,中华中医药学会免疫学分会委员,《实用医学杂志》审稿专家。

 

张韧,男,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博士研究生,副教授,基础医学专业学术型硕导,研究方向为中医药与抗肿瘤免疫,曾在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亚拉巴马州立大学伯明翰分校留学,2007至今一直在广州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工作。

 

张文,女,华南理工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博士,讲师,基础医学学术型硕导。主要研究方向包括:1.新型生物材料与骨组织工程;2.纳米材料在肿瘤免疫中的应用。近年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项,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发表SCI文章6篇(中科院分区1区5篇,中科院分区2区1篇)。现为医学生物技术系骨干教师。主讲课程为细胞生物学、医学免疫学。担任《Frontiers in Pharmacology》国际杂志民族药理学板块审稿编辑。

 

张勰,女,香港中文大学哲学博士研究生,讲师,免疫学学术型硕导,主要从事中医药对神经损伤与修复的分子机制研究,未来拟广泛采用药理学、电针、电生理、脑立体定位、蛋白组学、光遗传学等技术手段,在基因层面探索调控运动神经元凋亡以及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分子机制。2020年获聘青年骨干教师到广州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工作,主讲《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等课程。近年来以第一作者(含共一)在Free Radical Biology & Medicine等杂志发表SCI论文6篇,主持省级课题1项,现担任《Frontiers in Pharmacology》国际杂志民族药理学板块审稿编辑。

联系方式:zhangxie@gzucm.edu.cn

 

张亚星,男,生理学系青年骨干教师,硕士研究生导师,招生学科专业:基础医学-免疫学。研究方向:“肝-心交互调控网络:稳态、疾病、中西医调控策略”。

通讯邮箱:zhangyaxing@gzucm.edu.cn

座右铭: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劳一分才

近3年发表的科研论文 (*为通讯作者):

1. Zhang Y, Fang X*. Hepatocardiac or Cardiohepatic Interaction: from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o Western Medicine. Evid Based Complement Alternat Med. 2021; 2021: 6655335.

2. Zhang Y, Liu H, Xu J, Zheng S, Zhou L*. Hydrogen gas: a novel type of antioxidant in modulating sexual organs homeostasis. Oxid Med Cell Longev. 2021 Jan 16; 2021: 8844346.

3. Zhang Y, Bi M, Chen Z, Dai M, Zhou G, Hu Y, Yang H*, Guan W*. Hydrogen gas alleviates acute alcohol-induced liver injury via inhibiting JNK activation. Exp Ther Med. 2021, 21(5): 1-7.

4. Zhang Y, Zhang J, Xu K, Chen Z, Xu X, Xu J, Zheng S, Dai M*, Yang H*. Helium protects against lipopolysaccharide‑induced cardiac dysfunction in mice via suppressing toll‑like receptor 4‑nuclear factor κB‑tumor necrosis factor ‑alpha/interleukin‑18 signaling. Chin J Physiol. 2020; 63(6): 276-285.

5. Zhang Y, Zhou G, Chen Z, Guan W, Zhang J, Bi M, Wang F, You X, Liao Y, Zheng S, Xu K and Yang H*. Si-Wu-Tang Alleviates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via Blocking TLR4-JNK and Caspase-8-GSDMD Signaling Pathways. Evid Based Complement Alternat Med. 2020; 2020: 8786424.

6. Zhang Y*, Xu J and Yang H*. Hydrogen: An Endogenous Regulator of Liver Homeostasis. Front Pharmacol. 2020; 11: 877.

7. Zhang Y*, Wang J, Ding Y, Zhang J, Xu Y, Xu J, Zheng S and Yang H*. Migrasome and Tetraspanins in Vascular Homeostasis: Concept, Present, and Future. Front Cell Dev Biol. 2020; 8: 438.

8. Tan S, Long Z, Hou X, Lin Y, Xu J, You X, Wang T* and Zhang Y*. H2 Protects Against Lipopolysaccharide-Induced Cardiac Dysfunction via Blocking TLR4-Mediated Cytokines Expression. Front Pharmacol. 2019; 10: 865.

 


李红,女,中山大学医学博士研究生,副教授,基础医学学术型硕导,主要研究方向为心血管疾病相关机制及药物干预,近年来其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州市科技计划等多项课题,以(共同)第一/通讯作者在Biotechnology advances 、Hypertension、Frontiers in Cell and Developmental Biology等杂志发表SCI论文多篇。攻博期间曾前往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联合培养2年。目前担任广东省药理学会药物筛选与评价专委会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实验医学分会青年委员及Phytomedicine、Pharmacology Research等杂志审稿人。

 

赵婷秀,女,湖北中医药大学医学硕士研究生,副教授,基础医学学术型硕导。

研究方向:中西医结合防治肿瘤机制的研究

工作情况:

2014/01-至今,广州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系,副教授

2008/05-2013/12,广州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西医学概论教研室,副教授

1995/07-2008/04,湖北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病理学教研室,讲师/副教授

学习经历:

2015/08-2016/01,香港浸会大学,中医药学院癌症与炎症研究中心,访问学者

2003/02-2003/11,北京大学,医学部病理系,进修生

1998/02-1998/08,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病理科,进修生

2001/09-2004/06,湖北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基础,硕士

1990/09-1995/06,湖北医科大学,临床专业,本科

学术兼职: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病理学专业委员;中国病理生理学会会员;广东省转化医学会会员
 

 

二、中医学

中医基础理论,学术型

博导:黎敬波、骆欢欢、王剑、吴丽丽、严灿

黎敬波,男,湖南中医药大学博士研究生毕业,教授,中医基础理论博士研究生导师,从事中医基础理论、《内经》的教学、科研工作,承担本科、研究生内经、难经、五运六气等课程教学任务,并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从事治未病、外感病、肿瘤、心血管等临床工作,1986 年中医本科毕业,从事中医临床工作,任中医师;1991年中医内科学硕士研究生毕业,从事中医心脑血管病临床工作,任主治医师;1996年中医诊断学博士研究生毕业,从事中医教学、临床、科研工作,任讲师、副教授、教授,现为任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经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世界中医药联合会内经专业委员会副会长。

 

骆欢欢,女,中医临床基础博士,湖南长沙人。广州中医药大学研究员、中医基础理论学术型博士研究生导师;现任基础医学院副院长。长期致力于湿证证候实质研究,其相关研究表明湿证证候基础与肠道微生态、炎症免疫、水通道蛋白、氧化应激,及其互作密切相关,并集中探索了湿热证证候模型构建、评价方法。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项、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1项,在国内外期刊以一作或通讯作者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

 

王剑,男,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诊断学博士研究生学位学历,研究员,中医基础理论学术型博导,研究方向中医痰湿证机理研究、中医延缓衰老研究。

研究生毕业后留校工作至今,现为中西医结合基础研究中心主任,广东省中医药学会中医诊断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主编《解析中医理论奥秘》。发表论文20多篇。申报和获发明专利7项,(1)“一种延缓皮肤衰老的中药组合物”、(2)“一种更年期抗衰老的药物组合物”、(3)“一种延缓男性衰老的药物组合物”(4)“枸杞多糖在治疗干眼病药物中的应用”、(5)“知母多糖在治疗干眼病药物中的应用”、(6)“一种树突状细胞肿瘤疫苗的制备方法”。(7)一种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中药组合物。

 

吴丽丽,女,广州中医药大学医学博士研究生,教授,中医基础理论学术型博导,研究方向:肝肾藏象理论与抑郁症防治的应用基础研究。1999至今,基础医学院中医基础学系;1993-1996 江西中医学院本科,1996-1999 广州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2003-2006 广州中医药大学博士研究生。兼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审专家、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审专家、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基础理论专业委员会常委、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实验医学专业委员会常委、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肿瘤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常委。

 

严灿,男,广州中医药大学医学博士研究生,教授,中医基础理论学术型博导,研究方向:情志致病机理与防治。1996至今,基础医学院中医基础学系;1988-1993 安徽中医学院本科,1993-1996 广州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2001-2004 广州中医药大学博士研究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审专家、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审专家、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中青年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实验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肿瘤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中医药学会中医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常委等。

 

硕导:刘凌云、王文竹、张进

刘凌云,女,广州中医药大学医学博士研究生,教授,中医基础理论学术型硕导,研究方向为中医基础理论与情志病研究。全国中医药创新骨干人才,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灸疗专业技术产业合作共同体常务理事。临证注重针药并用、身心同调,在内科杂病的诊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王文竹,女,广州中医药大学医学博士研究生,副教授,中医基础理论学术型硕导,从事中医情志致病机理研究,06年以来一直从事《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教学,96-01年山东中医药大学针灸学专业本科,01-06年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基础理论专业硕博连读,任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基础理论研究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医再生医学专委会委员。

 

张进,男,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学博士研究生,副教授,中医基础理论学术型硕导,研究方向为干细胞与中医再生医学,具体包括基于干细胞的精与中医再生医学理论研究,中医药调控干细胞或联合干细胞移植治疗心肌梗死等组织损伤疾病、抗衰老及衰老骨质疏松等衰老性疾病的研究,运动调控干细胞减肥壮骨的研究等。

现为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基础研究中心PI,广州中医药大学干细胞与中医再生医学创新团队带头人,曾获广东省千百十工程培养对象,广州中医药大学优秀教师,青年科技标兵,校十大杰出青年。2007-2008为教育部访问学者在南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访学,2012-2014为美国塔夫茨大学医学院访问学者,访学期间均从事干细胞研究。

学术兼职:现为广东省自然医学研究会干细胞与中医再生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兰迪.谢克曼中医再生医学国际联合实验室中方首席科学家,欧美同学会医师协会转化医学分会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基础理论专委会委员,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转化医学分会委员,美国骨与矿物质协会会员,国际骨与矿物质协会会员,教育部学位论文中心评审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广东省科技厅项目评审专家,广东省科协医药协会联合体首批特聘专家,广州市欧美同学会理事等。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省市项目10余项及干细胞产学研专项课题,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为Journal of Cellular PhysiologyCell Cycle、Evidence-based Complementary and Alternative Medicine、Acupuncture Medicine等多个SCI杂志的特约审稿人。

 

中医医史文献,学术型

博导:陈凯佳、李剑、李永宸、刘鹏

陈凯佳,女,湖南双峰人,广州中医药大学医学博士研究生,教授,中医医史文献学术型博导,以岭南医学研究和邓铁涛学术思想研究为主要方向,现任基础医学院中医医史文献系副主任。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医药文化专业委员会第一届理事,中华中医药学会名医学术研究分会第七届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学术流派传承分会第一届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医史文献分会第一届青年委员,中华医学会医史学分会第十三届、第十四届青年委员,广东省医学会医学历史学分会第五、第六届常务委员,广东省中西结合学会呼吸病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委员。长期从事中医医史文献相关教学、科研及临床工作。主讲《中国医学史》、《中医学理论探讨与临证》等课程,临床擅长中西医结合诊治重症肌无力、痛风、哮喘、失眠等内科杂病;在邓铁涛学术思想研究、岭南医学史、中医口述史、中医病证的岭南文献研究等领域取得一定的成绩。主持和参加各级教学科研课题10余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获2020年度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学术著作一等奖、广东省第七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副主编、参编教材6部。主编著作4部,副主编著作1部。培养硕士研究生7人,博士研究生3人。其中获优秀毕业生2人。

 

李剑,男,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医史文献学科带头人,医学博士,教授,中医医史文献专业博士生导师。

曾任广东省医学会医史学分会第三、四届副主任委员、第五届主任委员。现任中华医学会医史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医史文献分会第八届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世界中医药联合会扁鹊医药文化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任《中华医史杂志》编委、《中医文献杂志》常务编委、《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及《新中医》编委。

长期从事现、当代中国医学史研究工作,曾参与卫生部《中国医学通史•近代卷》中医部分的编写工作;《中医近代史》获2004年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及中华中医药学会2005年科学技术奖二等奖。2007年,主持编选《岭南中医学文库•典籍》系列,影印出版了包括《南方草木状》《岭南卫生方》在内的40余种岭南古代医药文献60余册。2010年以来,主持《中国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第一批张宏达教授、第三批钟世镇院士项目、第四批林浩然院士项目;相关研究报告《此生情怀寄树草》《我的配角人生》已出版。参与《中国医学通史•现代卷》的修订工作。

参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十四五”规划教材《中国医学史》(副主编,2021年9月)及科学出版社“十四五”规划教材《中国医学史》(主编,待出版)。

新世纪以来,致力于当代中国医药发展与政治文化方向的研究工作,发表有关当代中医政策演变、中医进修与温课、献方与采风、中药材短缺、传染病防治等方面学术论文40余篇,积极开拓当代中国医学史研究,并在医疗社会史研究方面做了许多有益的尝试。

 

李永宸,男,医学博士,教授,中医医史文献专业学术型博导, 以疾病医疗社会史与中医临床文献为研究方向,主要从事瘟疫流行史、近代公共卫生、近代医家医案研究,主讲《医古文》《医古文阅读训练》,临床擅长运用中医理法辨治肝炎及肝炎后肝硬化、慢性胃肠炎、中风后遗症、眩晕、头痛、不明原因发热、久治不愈咳嗽等病症,全日制厦门大学历史学专业学士、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医史文献学专业硕士与中医临床基础专业博士,获得博士学位后一直任职于基础医学院,现任广东省医学会理事与医学历史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医古文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医医史文献系主任,发表教学科研论文近百篇,被预防医学、中医学、历史学、地理学等多个一级学科,以及防灾减灾部门的学者引用700余次,代表性专著《岭南瘟疫史》(与赖文合著)《李廷安年谱长编》,《岭南瘟疫史》获广东省政府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著作类)3等奖与广州中医药大学基础研究特等奖,副主编全国高等中医院校“十三五”“十四五”规划教材《医古文》。

 

刘鹏,男,山东中医药大学医学博士研究生,研究员,中医医史文献学术型博导,博士后合作导师,主要从事中医学术史、中医药文化和中医古籍整理研究。2000年9月至2005年7月,本科就读于山东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中医学专业;2005年9月至2011年7月,硕士、博士就读于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文献研究所中医医史文献专业。2011年8月至2019年5月,就职于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文献研究所;2017年9月至2018年6月,于南开大学历史学院任访问学者;2019年6月作为引进人才、杏林青年学者至广州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工作。兼任山东省首批中医药文化科普巡讲专家,广东省医学会医学历史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文化分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世界中联扁鹊医学与文化研究专委会副秘书长。

 

硕导:陈虹、邓翀、范登脉、高日阳、郭强、曾召

陈虹,女,广州中医药大学医学博士研究生,研究员,中医医史文献学术型硕导,以岭南医学研究和中医临床文献研究为主要方向。主持和参与各级课题多项,发表论文十余篇,参编学术著作多部。

 

邓翀,男,教授,中医基础理论学术型硕导,中医医史文献学多学科融合研究方向。

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首届中医文献学专业,毕业留校后一直从事中医文献教学研究工作,现任基础医学院中医医史文献学系副主任,第十四届“新南方教学奖励基金”优秀教师。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信息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教育部“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本科教材《中医药文献检索》(第二、三版)主编;卫生部“十一五”规划研究生教材《中医药文献检索》(第二版)主编;卫生部“十二五”规划本科教材《医学文献检索》副主编;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康复特色教材《筋骨养生康复操》主编;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四五”规划教材《中西医文献检索》副主编。

点校出版了《温病条辨》、《饮膳正要》等多部古籍。

 

范登脉,男,1963年8月出生,湖北黄冈人,博士,广州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教授。从事中医临床及教学近四十年,擅长运用中医经典理论、经方、名家经验指导临床实践。主要研究兴趣为中国传统语言文字学、中国古典文献学、《黄帝内经》疑难字词、经典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古籍俗字等。在《语言研究》《中华中医药杂志》《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等发表论文三十馀篇。出版专著《(黄帝内经素问)校补》,整理出版《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读书堂本新刊黄帝内经素问》《新刊黄帝内经灵枢》《脉经》《宋本伤寒论汇校》等。

 

高日阳,男,广州中医药大学医学硕士研究生,教授,中医医史文献学术型硕导,研究方向为中医药文献数字化整理与利用研究。近年来,主持研究的科研课题有国家科技部、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科研基础数据库建设研究子课题、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临床数据库加工子课题以及中医病机与治法研究重点实验室课题名老中医沈炎南教授辨证论治临床经验总结与研究等。参与研究科研课题有973计划课题冠心病痰瘀互结证临床表征及其演变规律研究等。近五年来专著主编3部,专著副主编1部,教材副主编5部,教材编委2部,在国内外杂志发表学术论文20多篇。任中国中医药学会中医文献分会委员,中国中医药学会中医文化分会委员,广东医学会医学史分会委员。

 

郭强,男,广州中医药大学医学博士研究生,教授,中医医史文献专业学术型硕导,研究方向为近代中西医学交流史、医疗社会史。主要从事中医药文献检索课教学工作,主讲课程为《中医药文献检索》、《药学文献检索》、《医学文献检索》等课程。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课题1项,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课题1项,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课题1项,校级社科课题3项,参与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课题2项,参与广东教育厅教学改革课题1项。历年来以第一作者身份共发表论文20余篇。参编著作3部,担任《岭南医籍考》副主编,参与编写《佛山中医药文化》任编委。参与《岭南医学史》(中册)的编纂,该书荣获2020年度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学术著作奖一等奖。2015-2016年曾赴中山大学历史系做访问学者1年。2015年起任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岭南医学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委员会委员,2018年任中华中医药学会医史文献分会第一届青年委员以及广东省医学会医学历史学分会第六届委员会委员。

 

曾召,女,广州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馆员,中医学中医医史文献学术型硕导。研究方向为中医药信息数字化与利用、岭南中医药海外传播。长期从事中医药信息数字化与利用工作,在医学情报分析、中医药信息资源建设、数字化建设、中医药一体化语言系统、岭南中医药海外传播等方面多有研究。担任教育部科技查新专家、广州市科技计划评审专家、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信息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中医药信息数字化专业委员会委员、全国医学文献检索教学研究会第八届理事会理事、中国中医药信息学会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分会理事等。公开发表论文四十余篇。

 

中医诊断学,学术型

博导:富文俊、黎晖、李灿东、李先涛、史亚飞

富文俊,男,广州中医药大学医学博士研究生,副教授,中医诊断学学术型博导,中医舌脉证及方药研究,基础医学院中医诊断学系副教授,2004年9月-2009年6月:广州中医药大学攻读博士学位,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诊断学分会青年副主任委员。

 

黎晖,男,中山大学医学博士研究生,研究员,中医诊断学学术型博导,研究中医药调控固有免疫的分子机制,研究中医证候实质与中医人工智能的理论基础与应用。从事人体解剖学教育教学工作25年,任“十四五”人民卫生出版社《人体解剖学》、科学出版社《正常人体解剖学》教材主编,曾获教育部新世纪优秀创新人才,广东省“千百十”人才计划省级培养对象。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主持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多项;发表论文一百多篇。兼任吴阶平医学基金会模拟医学部第一届副主任委员、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中医人工智能装备分会常务理事、广东省医学会医学人工智能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解剖学会常务理事、广东省实验动物学会第一届监事、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实验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等。

 

李灿东,男,湖南中医药大学医学博士研究生,教授,中医基础理论学术型博导,研究方向中医诊断学,中医健康管理。入选国家中医药领军人才支持计划—岐黄学者、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被授予“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荣誉称号,获“国家卫生计生系统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荣誉称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现任福建中医药大学校长,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诊断分会主任委员、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医健康管理专业委员会会长、教育部中医学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医诊断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翻译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李时珍医药研究与应用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中华中医药学会健康管理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健康管理基地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医学考试专家指导委员会中医专业副主任委员、国际数字医学会中医药分会第一届理事会副主任委员、第三届全国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委员、世界卫生组织ICD-11项目专家组成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二审专家、第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

长期从事中医诊断学教学、科研和中医临床工作。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和省级重点学科《中医诊断学》学术带头人、国家级精品课程和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中医诊断学》负责人、国家级教学团队负责人、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负责人。福建省第三届“高校教学名师”,福建中医药大学首届“名中医”,第二届“全国百名杰出青年中医”。

主持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科技部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福建省人民政府促进海峡两岸科技合作联合基金等多项课题;获福建省教学成果特等奖、一等奖,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奖(科普奖)二等奖,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一、二、三等奖,福建省科技成果三等奖等多项奖励。在中医误诊学、人体健康状态辨识研究方面居国内先进水平。

主编著作39部、副主编著作9部,代表作有:《中医误诊学》、《中医状态学》、《中医健康管理学》、《身在中医》等,担任十二五、十三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中医诊断学》主编,近10年来在国内外报刊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被引3000余次。

主讲的《中医健康理念》入选教育部首批精品视频公开课。

 

李先涛,男,医学博士,研究员,中医诊断学学术型博导,中医证候,中华中医药学会团队标准观察员,广州市重大行政决策论证专家,广东省重大行政决策咨询论证专家,兼任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医诊疗仪器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身医学专业委员会常委,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国际数字医学会数字中医药分会常务理事。主持和参加国家、省部级课题20多项、代表性学术著作4部、国家版权局作品登记证书2个、中华中医药学会标准4个、临床研究指南1个,获奖4项,发表论文100余篇(含SCI、EI)。

 

史亚飞,男,广州中医药大学医学博士研究生(博士学位),研究员,中医诊断学学术型博导。先后在基础医学院、研究生院、教务处、人事处(党委教师工作部)工作,长期从事中医药基础理论研究和高等教育管理工作。兼任中国中西医结合基础理论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主要开展肝病证的基础与临床研究。近5年来重点围绕生命早期应激与情志致病证治机理、调肝治法抗生命早期应激脑中枢机制靶点、调肝治法对青少年抑郁等精神疾患干预作用等学术方向上开展工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1项,参与国家级省部级课题多项。作为主要成员获省级科技进步奖2项。发表论文论著30余篇;主编参编专著6部。先后在中医高等教育多个管理岗位工作,积极开展中医药高等教育学制与模式改革研究,作为主要成员获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项,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共培养博士研究生2名,硕士研究生6名。

 

硕导:刘亚梅、唐永祥、武哲丽、修宗昌、许晓伍、张书河

刘亚梅,女,广州中医药大学医学博士研究生,教授,中医基础理论学术型硕导,广州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中医诊断学系副主任,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主任医师。

研究方向:中医证候与治法的研究。

工作情况:主持和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3项,主持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传承与创新(岐黄工程)-第四批全国中医(临床、基础)优秀人才研修项目1项,主持省级科研项目 2 项、校级“薪火计划”1 项。已发表学术论文 30 余篇,其中 SCI 论文 9 篇,第1作者6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3项,已授权1项。主编科学出版社十三·五规化教材《中医学概论》、校内选修课教材《临床医案选读》,参编十四五规划教材二部。主持广东省级教学课题2项、校级教学课题3项。作为负责人,荣获2020年校级课程思政优秀教学案例一等奖、线上教学案例三等奖,2021年校级教学成果二等奖。为2020年广东省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和省一流本科课程负责人。

学习经历:2000.6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诊断学硕士研究生毕业。2007.6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基础博士研究生毕业。2015.10-2016.10 由学校选派到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进修学习。2017.12入选第四批全国中医基础优秀人才研修项目培养对象。

主要学术兼职:高等学校中医学类专业核心课程中医诊断学课程联盟副秘书长,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诊断学分会第四届委员会委员,《陕西中医药大学学报》、《现代中医药》编委。

 

唐永祥,男,广州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教授,中医诊断学学术型硕导,研究方向:舌、脉、证与方药的研究,现为中华中医药学会常务委员、广东省中医药学会中医诊断学委员会委员。近年在省级以上专业刊物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为“十四·五”、“十三·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中医诊断学》的副主编,主持科研、教学课题4项,获省、校级科技成果、教学成果奖励4项,并先后获得广州中医药大学优秀教师、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等奖励,主讲《中医诊断学》、《中医学基础》以及研究生专业基础课程《中医诊断学研究进展》等课程,在科研、教学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武哲丽,女,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诊断学专业博士,教授,中医诊断学学术型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中医舌、脉、证与方药的研究;中医肝胆病的临床研究。现任中医诊断学系副主任,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医诊断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主讲课程:中医诊断学、中医诊断学研究进展、中医误诊学、中医学基础、中医药学概论等。曾赴美国南加州大学访学一年,研究方向,肝癌的免疫治疗。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等课题,参与国家省校各级课题10余项,荣获省级成果及专利等奖项,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研究生教材《中医诊断学专论》参编1部,论文发表约50余篇。荣获广州中医药大学2019年度“我心目中的好老师”荣誉称号及奖励。指导的研究生,皆为医院临床骨干,荣获2015年硕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1名。

 

修宗昌,男,广州中医药大学医学博士研究生,教授,中医诊断学学术型硕导,从事脾胃学说及其临床应用研究。1990年7月至2001年9月长春中医药大学中诊教研室讲师、副教授,秘书,2001年10月至2004年9月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属附属医院(即广东省中医院)消化内科学博士后,2001年10月至今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诊教研室及中诊系教授、主任。1982年9月至1987年6月长春中医药大学中医系本科生,1987年9月至1990年7月辽宁中医药大学中基专业硕士研究生,1998年9月至2001年7月辽宁中医药大学中基专业博士研究生。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中专业委员会常委,广东省中医药学会中诊专业委员会常委兼秘书,广东省中医药学会疑难病专业委员会常委,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脾胃病专业委员会委员等。

 

许晓伍,男,广州中医药大学医学博士研究生,教授,中医学学术型硕导,广州中医药大学青年科技标兵,主要从事中医药延缓衰老的线粒体机制研究,主持广东省科技厅、教育厅和财政厅及其他自然科学研究项目 6 项,发表论文 30 多篇;目前从事人体解剖学教学工作二十余年,主持教学改革课题和质量工程项目 4 项,主编教材 2 部,副主编教材 2 部,获省级教学成果 1 项,校级教学成果 2 项;兼任广东省科技厅项目评审专家,世界睡眠医学杂志编委,中国解剖学会运动解剖学分会常务理事,世界中医药联合会睡眠医学分会常务理事,中国民族医药学会科普分会理事指导学生参加国家级和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 5 项。

 

张书河,男,广州中医药大学医学博士研究生,副研究员,中医诊断学学术型硕导。研究方向:中医症证方药研究。现任广东中医药博物馆副馆长。1997年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临床专业毕业,2009年广州中医药大学博士研究生毕业。

 

中医养生学,学术型

博导:刘冠贤、谈博

刘冠贤,男,汉族,1961年6月生,广东兴宁人,华中科技大学内科学专业毕业,学历在职研究生,博士学位,1982年1月参加工作,2002年获得主任医师职称,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006年6月开始招生硕士研究生,现为中山大学及广东医学院内科学(肾病)硕士生导师,广州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中医养生专业学术型博导,研究方向为中医养生理论与方法的创新研究和中西结合对肾病的研究。现任广东省卫计委副主任,农工党广东省副主任委员,广东省政协委员,中华医学会广东省肾脏病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肾脏病专业委员会全国委员,中国健康教育协会医院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肾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健康教育协会医院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副总编等。

对各种肾脏疾病的诊治有精深研究,擅长中西医结合诊治各种肾脏疾病,特别是肾病综合征、慢性肾炎、IgA肾病、狼疮性肾炎、尿路感染、肾结石、高血压肾病、糖尿病肾病、痛风肾病、尿毒症等疾病。主要研究方向为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发病机制及防治,慢性肾脏疾病进行性发展的机制及防治,腹膜透析相关并发症的流行病学及相关研究等。先后获科技进步奖11项(省部级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市级二等奖3项、市厅级三等奖3项)、主编或副主编学术著作11部、在国内外重要刊物发表论文百余篇;主持广东省科研基金2项,惠州市立项课题1项;参与的省课题3项,惠州市课题多项,以第一作者发表的SCI3篇,总的影响因子10余分,在国内核心期刊《中华肾脏病学杂志》、《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等发表论文数篇。2004年国务院授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惠州市第四、五、六、七批“优秀专家,拔尖人才”,市委市政府授予惠州市抗击非典先进个人。已培养硕士研究生13名,博士研究生1名。

 

谈博,男,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博士研究生,教授,中医养生学学术型博导。中医养生学学科带头人,哈佛大学医学院访问学者。中医家学渊源,先后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兼任广东省中医院肝病科主任医师、广东省保健协会肝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主要研究方向为中西医结合防治肝脏病和胃肠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中医养生与治未病研究。2002年起,跟随著名中西医结合学家李国桥教授,参与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抗药性恶性疟防治新药“青蒿素复方(Artequick)”的研制和临床前、I期、II期临床研究,该项目于2005年和2006年分别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1.5类新药证书。“青蒿素哌喹片及灭源控疟方案的研发与国际推广”项目获得2020年度高等学校(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和广东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第四完成人)。2012-2013年在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Dr. Alan C. Mullen实验室访学期间,研究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在干细胞分化、肝星状细胞活化过程中的调控机制,开展基于新一代测序的生物信息学研究。2014年回国后,重点开展广藿香活性成分对胃肠平滑肌神经传导调控机制及神经-免疫互话的研究,以及基于体质的中医治未病研究。担任“十四五”规划教材《中医治未病学概论》副主编、《中医养生学》编委。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及省市级科技项目资助3项,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SCI论文6篇,中国发明专利授权1项。

 

硕导:邓烨、路艳

邓烨,男,山西平遥人,广州中医药大学医学博士,执业中医师,中医养生学学术型硕导,现为中医养生与预防医学系骨干教师。本硕博皆就读于广州中医药大学,师从广东省名中医李赛美教授。曾于中山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方向)从事科研博士后、特聘副研究员工作。目前主要从事中医现象学、中医经方与中医养生研究。主讲课程为《中医养生学》、《养生名著导读》、《伤寒论》等课程。主持广东省自然基金一项,校人文社科项目一项,发表论文23篇,参编书籍8本。具有多年纯中医独立诊疗经验,擅长中医现象学整体视域下的精准辨证和慢病周期疗法,用经方合并时方治疗各类内科病症和身心疾病。

路艳,女,广州中医药大学医学博士研究生,副研究员,中医养生学学术型硕导,基础医学院中医养生与预防医学系教师,广东省中医药学会中医诊断委员会委员。主讲《中医养生学》、《中医学基础》、《中医营养学》等课程,现从事肿瘤的中医药防治机制的研究,主持厅局级课题2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子课题1项,参与发表SCI论文2篇,发表中文核心期刊论文多篇。其中参与“瘀血舌象客观化系列研究”获得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三、中西医结合基础

中西医结合基础,学术型

博导:陈东风、陈新林、杜标炎、何彦丽、邝枣园、刘微、谭宇蕙、王能、王伟、魏小勇、肖建勇、张奉学、张茂祥、张志仁

陈东风,男,广州中医药大学医学博士研究生,教授,中西医结合基础学术型博导,主要研究方向为中药小分子调控干细胞分化。本研究方向连续6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和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团队项目资助。中药小分子调控干细胞分化研究成果获得1项“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第一完成人),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百余篇,累计影响因子大于400.0。

 

陈新林,男,博士研究生,教授,中西医结合基础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1)中医大数据统计分析,生物信息学的应用研究,(2)评价指标(量表、证侯潜变量)的测定与应用。广东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广东省高等学校“千百十人才培养工程”培养对象,广州中医药大学“青年英才”培养对象,美国西南医学中心访问学者,香港浸会大学访问学者。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临床研究组副组长,研究型医院学会中西医脾胃消化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广东省卫生统计学会理事,广东现场统计学会理事。主持国家自然科学等基金2项,省自然等项目7项。参编本科或研究生规划教材5本、英文专著1本。“Value in health”、“Quality of Life Research”、“Cancer Medicine”、“Journal of Clinical Epidemiology”、“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ive Medicine”等20多个杂志审稿人。

 

杜标炎,男,59岁,二级教授,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1983年毕业于湖南医学院(现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医学专业,获学士学位;1990年和2005年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基础专业,分别获硕士学位及博士学位。现为广州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中西医结合中心主任;广州中医药大学重点学科“病理学及病理生理学”学科带头人;广东省病理生理学会常务理事;世中联中医药免疫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

杜标炎教授1983年入职广州中医药大学。近四十年来,在完成日常教学工作的同时,积极从事科学研究。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项,发表研究论文100余篇。主要研究方向包括:“中西医结合肿瘤防治研究”;“免疫性疾病的中医药防治研究”;“中药毒理病理”等方向。参与了国家“七五”攻关课题“中医肾本质与免疫关系探讨”的课题研究;作为核心成员参与了广州中医药大学“国家新药(中药)安全性评价(GLP)重点实验室(广州)”的申报及筹建工作。近年来的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肿瘤自杀基因治疗及中药方药的增效作用及增效机制的研究”方面,该方面的研究工作获得包括4项国家自然基金在内的多项各级项目的资助。

由于在教学、科研、管理等各方面的优异表现,杜标炎教授曾获得广东省人事厅表彰的“南粤优秀教师”、广州中医大学“先进工作者”、广州中医大学“重点学科建设先进个人” 、广州中医大学“师德标兵”等省级和校级荣誉称号。

 

何彦丽,女,广州中医药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教授,中西医结合基础学术性博导,研究方向:中医药防治肿瘤研究/中医药调节肿瘤免疫微环境研究。目前为基础医学院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系副主任。学术兼职:广东省病理生理学会理事,广东省第九届科协代表,广东省中西医结合病理学会副主任委员,全国病理学教学工作委员会委员。硕士毕业于广州医科大学肿瘤病理专业、博士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基础专业,曾在美国密西根大学医学癌症中心访学1年多。主讲《病理学》、《病理生理学》课程,主编《病理学实验图解》、以副主编身份参加“十四五”中国中医药出版社中医院校规划教材以及上海科技出版社精编《病理学》、《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教材编写工作。近年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省科技厅公关项目、广东省高校高水平大学建设项目、归国留学人员“薪火计划”等多个科研项目,以第一作者或者通讯作者发表期刊论文30余篇,SCI论文5篇。

 

邝枣园,女,广州中医药大学医学博士研究生,教授,中西医结合基础学术型博导(导师类型),研究方向为肿瘤、免疫性疾病的中医药防治。1992年9月参加工作,于生物化学教研室任教,1995年于微生物学与免疫学教研室任教,2018年至今任基础医学院党委书记。1989年7月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获得中医专业学士学位,1992年7月获得中西医结合基础硕士学位,2008年7月获得中医临床基础博士学位(在职),任广东省生物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曾主持国家级人才培养项目1项,省级科研课题2项,省级教学改革项目4项,主持广东省一流在线课程《医学免疫学与病原生物学》,主持广东省思政示范团队,发表科研论文40余篇。

 

刘微,女,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博士研究生毕业,教授,中西医结合学术型硕导和博导。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医药对脑缺血的治疗机制,已主持国家级自然科学基金2项,省部级基金2项,厅级课题3项,发表SCI论文11篇,中文核心期刊文章15篇,参编《生理学实验指导》。曾入选广东省高校“千百十人才工程”校级培养对象、广东省首届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培养计划、以及广州中医药大学“青年英才工程”第三批培养对象。

 

谭宇蕙,女,广州中医药大学医学博士学位,教授,中西医结合基础学术型博导,研究方向为中西医结合肿瘤防治与分子药理,现在基础医学院医学生物技术系任教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基因工程、蛋白质工程等课程。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其中在研1项;省部级课题3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10篇,总影响因子31.中文核心期刊24篇。1991年硕士研究生毕业于中山大学生物化学专业,2005年博士研究生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现任中国生化与分子生物学会中医药分会副理事长。

 

王能,女,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中医药学院医学博士研究生,研究员,中西医结合基础学术型博导,研究方向主要包括中西医结合防治恶性肿瘤耐药与转移;肿瘤免疫微环境与转化治疗;中药天然抗肿瘤活性物质筛选、解析及分子靶点鉴定;中医癌毒病机理论的初步探讨与验证等。近年来工作情况如下:基金主持方面,近五年连续获得9项国家及省、市、厅局级课题支持,包括国自然面上及国青项目各1项;文章发表方面,近五年相继发表第一作者/通讯作者中英文文章20余篇,SCI单篇最高影响因子11.492,并以副主编撰写专著一部;学生培养方面,近三年指导/培养博士后1名,博士3名,硕士生6名。学习工作经历如下:2003年9月至2007年7月在四川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学习,获生物技术学士;2010年1月至2012年11月在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中医药学院获肿瘤学硕士学位;2012年7月至2015年11月在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中医药学院获肿瘤学博士学位;2015年11月至2017年11月在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任助理研究员/博士后;2018年1月至今在广州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工作,申请并获得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导师、博士研究生导师、博士后导师资格。学术奖励包括广州中医药大学青年英才、广州中医药大学杏林青年学者、博士后国际交流计划引进项目人才、香港大学YS and Christabel Lung杰出博士奖、参与获得省部级奖励3项等。学术兼职包括国际SCI杂志《Frontier in pharmacology》副主编、广东省自然医学研究会理事、世界中联中药系统科学与工程专委会理事、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实验医学专委会委员等。

 

王伟,男,医学博士,二级教授,主任医师,中西医结合基础学术型博导。现任广州中医药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首届岐黄学者,“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双一流”中西医结合学科负责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西医结合基础(药理)重点学科带头人。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医治疗心血管病的基础与临床、中医证候与脏象研究。共承担国家级与省部级科研项目28项,包括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重大基础研究计划(973)课题、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科技部重大新药创制专项、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项目、中医药行业科研专项等。曾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第一完成人2项、第二完成人1项);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均为第1完成人);中华中医药学会一等奖1项(第二完成人);获国家发明专利7项。

 

魏小勇,男,教授,中西医结合基础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医药防治糖尿病等内分泌疾病研究,曾从事中药资源开发与 利用、新药研发等工作。

 

肖建勇,男,教授,博导。2009年毕业于中山大学,攻读肿瘤分子生物学,获得药理学博士学位;2014年赴美国肯塔基大学从事博士后访问学者,主要研究乳腺癌转移的分子机制;现为基础医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主任,中西医结合防治肿瘤团队PI。研究方向为(中西医结合)肿瘤防治与分子药理,研究兴趣点是着力于揭示肿瘤免疫逃逸机制以及中医药干预治疗策略。围绕该研究方向已经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和教育部基金3项以及多项厅局级基金。近年来发表SCI论文15篇,申报专利2项。参编写国家规划教材《生物化学》1部和《分子生物学》1部。

 

张奉学,男,1962年12月生,安徽省人。博士,研究员,中西医结合基础专业博士生导师广州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实验中心主任。兼任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肝病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广东省热带医学学会副理事长。主要研究领域是病毒性肝炎、艾滋病及呼吸道等病毒性疾病的中西医结合防治研究工作,长期从事病毒学研究和抗病毒药物的筛选、体内外活性评价及机制研究,近年开展了中药小分子抗肿瘤免疫调节研究。是广东省“千百十人才工程”第2、3期培养对象,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人才培养项目联合学者入选者。主持或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政府联合基金、国家重大新药创制、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团队项目及部省级科技项目二十余项。培养研究生共28人,其中博士生11人,硕士生毕业17人,已毕业博士8人,硕士12人。以共同通讯作者及合作作者身份公开发表科研论文100余篇,其中Mol Cancer, Cellular and Molecular Immunology, Journal of contolled release, Br J Pharmacol, Frontiers in Immunology, Phytomedicine, Cell Death Discovery,Front Pharmacol ,BMC Complementary and Alternative Medicine等SCI源文章20余篇,单篇最高引用近80次。负责抗乙型肝炎1类新药阿德福韦酯的药效学评价并获临床批件;负责多项抗流感病毒中药新药的主要药效学评价,其中3项已获得临床批件。获广州中医药大学科技进步特等奖及广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各1项。

 

张茂祥,男,复旦大学遗传学博士研究生,研究员,中西医结合基础学术型博导硕导,研究方向:中医药调控干细胞的时间医学研究。基础医学院人体解剖系,主讲课程为人体解剖学,现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杏林学者科研项目1项。已发表SCI论文14篇,中文核心期刊论文6篇,参编Elsevier出版社的分子生物学进展-GPCRs转运专业书籍1部,已获中国生效专利4项。现任中国时间医学和生物学二级学会专委,担任Global Academic Research Journals 细胞分子生物学编辑,多个国内外专业期刊的同行评审专家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和广东省科技厅专业学术评审专家。

 

张志仁,男,德国Tuebingen大学理学博士研究生,教授,中西医结合基础学术型博导,主要从事炎症调控与疾病研究,自2009年起任陆军军医大学教授、博导,2018年起兼任广州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于同济医科大学获学士学位,华中科技大学获硕士学位,德国Tuebingen大学获博士学位。现任全军免疫学专委会秘书长,重庆市免疫学会常务理事。以通讯作者在Immunity等杂志发表SCI论文60余篇。

 

硕导:曹佳会、古江勇、关莉、贺振泉、李彩霞、李颖伟、刘爱军、刘海梅、罗邦伟、潘浩、徐进文、杨巧红、易华、周乐全、周丽娜

曹佳会,女,德国明斯特大学生物学博士研究生,讲师,中西合结合基础硕士导师,研究方向为中医药防治血管疾病研究

工作情况:

2016-2019年 德国明斯特大学解剖与血管生物学研究所博士后

2020年-至今 任广州中医药大学人体解剖学系讲师

学习经历:

2012.10-2015.11 德国明斯特大学生物学博士

2008.09-2011.07 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基础硕士

2004.09-2008.07 广州中医药大学医学学士

 

古江勇,男,北京大学博士研究生、理学博士,副研究员,中西医结合基础学术型硕导,长期从事系统药理学方法学开发及应用研究,利用计算模拟方法探索药物在体内的作用机制,构建疾病生物通路及药物-系统相互作用网络,发展基于生物通路网络的定量药效评价方法。已建立网络中心性、网络效率和网络流量等网络评价指标,成功应用于血小板聚集系统、凝血级联系统、LPS诱导的PGE2释放系统和炎症系统,定量评估药物及药物组合的药效,探索中药复方的药效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筛选中药活性成分及成分间协同拮抗作用。已开发抗炎小分子数据库(AICD)、银屑病系统药理学研究平台(PDTCM)、全球天然产物数据库(UNPD) 和心血管疾病中草药数据库 (CVDHD)。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一项;已发表SCI论文37篇,他人引用九百余次,H-index=15;获得授权专利2项及软件著作权2项。

 

关莉,女,广州中医药大学医学博士研究生,教授,中西医结合基础学术型硕导,研究方向为中医药防治脑缺血的作用和机制研究,主持和参与国家级、省部级、校级等科研和教学课题多项,发表教学和科研论文30余篇,培养硕士研究生9名,香港大学访问学者,广东省新南方优秀教师。

 

贺振泉,男,广州中医药大学医学硕士研究生,教授,中西医结合基础学术型硕导,研究方向为中医脑科学、人体筋膜学。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亚健康分会副理事长、广东中医药学会理事。从事人体解剖学、针灸经络、中西医结合基础教学与科研近35年,曾获广东省中医药科技进步奖等多项奖励。主持和参与多项国家、省部级课题,在国内率先开展“中国虚拟人在经络三维重建的研究”以及经络筋膜学说的研究 ,发表论文十余篇。并出版《袖珍针灸穴部位图解》、《人体筋膜系统-经络实质新解》等专著十余部,并主编、参编教 材多部,开设校内选修课“脑科学”等。主持多项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

 

李彩霞,女,广州中医药大学医学博士研究生,副教授,中西医结合基础学术型硕导,研究方向为中西医结合防治重大神经疾病,以干细胞替代结合中医药防治神经退行性病变为研究重点。先后承担了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1项,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博士启动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项,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1项,广东省卫生技术厅项目1项,参与多项国家级和省级科技项目,工作以来以通讯或者第一作者发表论文10余篇。

学习经历:

2007/09-2010/06,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博士2000/09-2003/06,暨南大学,基础医学院,硕士

1995/09-2000/06,华北煤炭医学院(现为华北理工大学),临床医学院,学士

工作经历:

2017/09-至今,广州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副教授

2016/09- 2017/09,美国阿拉巴马大学伯明翰分校,访问学者

2013/01- 2016/09,广州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副教授

2005/12-2012/12,广州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讲师

2003/07-2005/12,广州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助教

 

李颖伟,女,香港浸会大学博士研究生,副研究员,中西医结合基础学术型硕导,研究方向为肿瘤发生发展相关基因研究及中药抗肿瘤药理。

 

刘爱军,女,中山大学医学博士研究生,教授,中西医结合基础理论学术型硕导,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医药调控干细胞。2015-12至现在,广州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教授;2009-12至2015-11,广州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副教授;2005-07至2009-11, 广州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讲师;2001-12至2005-06,新乡医学院基础部,讲师;1996-07至2001-11,新乡医学院基础部, 助教。现任基础医学院实验教学中心主任,目前在研课题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一项(主持)、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研究团队项目一项(核心成员)。2002-09至2005-06,中山大学,组织学与胚胎学博士;1996-09至1999-06,湖北医科大学,组织学与胚胎学硕士;1991-09至1996-06,新乡医学院,临床医学学士。广东省解剖学会理事;广东省实验医学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医形态学分会委员。

 

刘海梅,女,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生理学专业研究生,获得博士学位,副教授,中西医结合基础学术型硕导,主要从事中药复方及单体抗动脉粥样硬化机制研究,主持国家级课题1项,参加国家级、省级课题多项;发表SCI收录论文2篇,中文核心期刊十余篇;现任广州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生理学系教师,主讲课程为《生理学》、《运动生理学》、《解剖生理学》。近年来,主持并参与省级、校级教学课题十余项,获基础医学院2020年教师讲课竞赛二等奖,广州中医药大学2020年教师讲课竞赛高级组二等奖;参编教材6部,发表教学论文十余篇。

学习经历: 2004年9月-2007年7月,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攻读博士学位。1999年9月-2002年7月,山东第一医科大学攻读硕士学位。

 

罗邦伟,男,陆军军医大学博士研究生,副教授,中西医结合(基础)学术型硕导(兼职),长期从事天然免疫与炎症、巨噬细胞炎症调控与疾病研究。近五年作为第一作者在Immunity、Nature communications、Cellular & Molecular Immunology等杂志发表论文,发现促红细胞生成素和Dicer酶在自身免疫性疾病和促炎症消退中有重要作用。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一项,入选中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第六届中国免疫学会青年学者奖。

 

潘浩,男,暨南大学生物学博士研究生,广州中医药大学校聘副研究员,中西医结合基础学术型硕导。研究方向为中医药调控炎症与免疫及疾病发生过程,中药抗炎免疫药理。具体包括中药来源的小分子化合物对固有免疫细胞内炎症相关信号、炎症因子表达、固有免疫细胞表型及功能亚群变化的影响,探讨中医药在治疗关节炎等炎症疾病的作用和机制。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项、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基金项目1项,广州市基础研究计划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项目1项,曾参与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相关研究工作发表在Frontiers in Immunology、Cell proliferation、Apoptosis、Annals of medicine和Inflammation等杂志,其中以第一或通讯(含共同)作者发表7篇SCI论文。

 

徐进文,男,中山大学医学博士研究生,副教授,中西医结合基础学术型硕导,研究方向为中西医结合防治代谢性疾病。2010年6月毕业于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获得医学博士学位。2010年7月就职于广州中医药大学,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青年及面上项目各一项,2014年入选广东省优秀青年教师培养计划,近年来以通讯作者发表文章10余篇。

 

杨巧红,女,医学博士,广州中医药大学副教授,中西医结合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医执业医师,美国耶鲁大学访问学者。研究方向为肿瘤分子病理、中西医结合防治消化道肿瘤。主讲《病理学》及《病理生理学》等课程。先后主持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广东省中药新药重点实验室项目1项,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项目1项,广州中医药大学创新基金1项、广州中医药大学“薪火计划”留学基金项目1项,参与多项国家级、省部级、厅局级科研课题。发表论文43篇,其中SCI论文13篇,中文核心8篇,任国家卫健委“十三五”规划教材《病理生理学》编委,主编教材2部。

研究领域:

主攻肿瘤分子病理、中西医结合防治消化道肿瘤,主攻以黄芪、茯芩等中药活性成分黄芪多糖、茯苓酸及复方为主的中药抗肿瘤研究,同时还参与糖脂代谢紊乱相关疾病的防治与研究。

教育背景 :

1997-07毕业于河南中医学院中医系中医临床专业,获中医学学士学位。

2001-07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脾胃研究所,获中西医结合基础硕士学位。

2008-07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脾胃研究所,获中西医结合基础博士学位。

工作经历:

1997-07至1998-07在郑州市中牟中医院,内科病房,任住院医生。

2009-12至2018-01广州中医药大学,病理教研室,任副教授。

2009-08至2010-02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病理科,临床病理进修医师。

2015-02至2015-10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二门诊专家门诊。

2015-11至2017-03美国耶鲁大学,医学院病理系,访问学者。

2018-01至今 广州中医药大学,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系,副教授。

学术兼职:

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基金项目评审专家。

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病理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微循环学会转化医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中国微循环学会转化医学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中医药促进会动脉硬化专家委员会委员。

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疾病模型分会委员。

中国民族医药协会健康科普分会理事。

 

易华,女,广州中医药大学医学博士研究生,教授,中西医结合基础学术型硕导,主要从事中医药抗肿瘤机制及毒理病理相关研究。曾赴香港浸会大学中医药学院参与肿瘤相关的科研工作,作为访问学者在美国洛杉矶UCLA参与教育教学法培训。现为广东省病理生理学会青年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会员。近年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自然科学基金和校级课题各1项。作为核心成员参与多项国家、省级自然科学基金课题。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4篇SCI论文,在国家及省级杂志上公开发表科研论文1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核心期刊4篇。指导本科生获得国家级、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立项1项。此外还参与研究生课题的病理形态学及毒理病理检测,承担了实验动物的病检、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摄片、图象分析等工作。

 

周乐全,男,广州中医药大学医学硕士,教授,中西医结合基础硕士研究生导师,从事生理学教学和中西医结合基础研究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中医药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实验研究,应用现代科学方法,从细胞分子水平研究中药对心脑血管疾病的作用机理。1987年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系,一直从事生理学教学和中西医结合基础研究工作。先后主持与参与了广东省中医药局课题“灯盏花素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补阳还五汤通过调节星形胶质细胞谷氨酸代谢通路保护脑缺血损伤的机制研究”、“ 基于星形胶质细胞Cx43探讨补阳还五汤治疗脑缺血的分子机制”和“补阳还五汤调控自噬促进缺血性中风神经再生的作用及机制研究”的研究。曾获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及广东省中医药科技进步二等奖各1项。近年来,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10多篇,主编及副主编《生理学》教材6部,先后培养硕士研究生10名。现任广州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生理系主任,广东省生理学会副理事长。

 

周丽娜,女,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硕士研究生,副教授,中西医结合学术型硕导,主要从事中医药调控干细胞治疗神经损伤的研究。2007.6-2017.8广东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人体解剖教研室教师;2017.9-至今广州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人体解剖学系教师,2015.10-2016.10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访问学者;2017.2-2017.8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访问学者,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各1项,以第一作者发表科研论文10篇,其中SCI论文4篇。 副主编《laboratory manual to systemic anatomy》(广东科技出版社出版),参编“十三五”普通高等教育规划精品教材《解剖学纲要与实验教程》(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关闭窗口

广州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8 power by WordPress